党员“双评议”制度是对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拓展和完善,即党内评议党员和群众评议党员。由各党委统一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内评议,即在党员大会上,采取党员自评、党员互评和党组织点评的方式对每名党员进行评议;群众评议,即党支部在召开党员大会评议党员时,邀请本地(单位)群众代表或服务对象代表参加会议,由他们对支部每名党员进行评议。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三条 党员有下列权利:
(一)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在党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自由的、切实的讨论;
(二)对于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
(三)党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工作人员;
(五)在党组织对自己作出处分或者鉴定性的决议的时候,要求亲自参加;
(六)对于党的决议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地方,除了无条件地执行以外,可以保留和向党的领导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七)向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到中央委员会提出声明、申诉和控诉。
党员和党组织的负责人如果不尊重党员的这些权利,应当给予批评和教育;如果侵害党员的这些权利,就是违反党的纪律,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双评标准设置意义
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空间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进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确定用地用海等规划指标的参考依据。
编制县级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先行开展“双评价”工作,形成成果并随同级规划一并论证报批入库。
“双评价”工作流程:
在完成数据收集、队伍搭建等准备工作后,首先进行本底评价,主要围绕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针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大核心功能开展。
其后展开综合分,包括资源环境禀赋分析、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潜力分析,并针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同情景提出措施建议,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比选。最终进行成果呈现时,需要对国土空间格局、主体功能定位、三线划定、规划主要指标分解方案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