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运算法则教学还算顺利,接下来的对数函数学习会比指数函数更困难。于是上课之前我请学生先把昨天对数运算法则的习题写在黑板上,写完共同讲解,再次巩固对数运算。
之后我一改讲指数函数的方式,由我五点法作图,当底数为2的对数,描点连线,呈现函数图像,之后我让学生猜想底数为½的对数函数图像长什么样并分享你的理由。等学生说出自己猜想之后我再画图。
最后经过把底数分别为2和½的对数图像都画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里面。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就可以看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0,正无穷),值域为全体实数,当底数大于1,对数函数为增函数,当底数大于0,小于1,对数函数为减函数。并且无论底数为何,对数函数过定点(1,0).
对数函数教学难点不是对数性质的总结以及函数图像的绘制,而是对数函数的应用。第一层应用是运用对数函数的应用之一——比较对数式的大小,利用对数增减性来比较同底对数式的大小,当底数和真数有一个不确定就无法比较大小,因此要想比较对数大小就必须要确定真数与底数。
第二个层次的应用是利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来求值或者范围。但这个应用也是难点,只有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能听懂相关判断,因此这个应用就不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循序渐进,逐渐掌握,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