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根本是仁和义,就是仁义道德。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其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义之本是什么
为仁之本”的意思是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篇》。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若想世界充满爱,想尊重上司和友善同事,不如像尊重他们那样礼遇我们的父母,像友爱同事一样善待我们的手足。人生的根本在孝悌之行。有了孝悌,自然就懂了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