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的考中者被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现存的会试场所保存的最完整的在南京夫子庙,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小,叫单间。
贡生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的学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会考的考中者被称为什么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故又称春闱、礼闱。参加会考的是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
殿试:在会试后同一年举行,由皇帝亲自策贡士于殿廷,考策问。录取的是进士,根据考试成绩,按三甲录取发榜: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