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录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

时间:2023-06-08 21:28:10阅读:4
古往今来,能够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除了有正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之外,还有审时度势的远见卓识。张居正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权力的中心,他的政治才华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更令人佩服并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便是其精妙的为人处世之道。张居正善良

古往今来,能够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除了有正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之外,还有审时度势的远见卓识。

张居正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权力的中心,他的政治才华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更令人佩服并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便是其精妙的为人处世之道。

张居正善良、正直、有远见、知人善任。

他不是道德上的圣人,而是一个鲜活的人,他懂得适时摒弃妇人之仁,以大局为重。

“问路斩樵”或许在道德上并非一件正义之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巧用问路斩樵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尽快成就大事。

张居正的问路斩樵,其中门道不少,好好研究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对待小人一事上获取灵感。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

年少成名

张居正的父亲是个秀才,自己虽然没能走上更高的台阶施展抱负,但他培育出了一个闻名四方的小神童。

最初,张居正名为张白圭,有大富大贵、长命百岁之意。

张居正的祖父为他取这个名字,自然也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光宗耀祖。

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张居正五岁便能够辨认阅读许多文字,七岁便已熟读诗书,通晓五经六艺,到十岁时,张居正已然可以出口成章。

这样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让张居正迅速成名,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在十二岁时,张居正参加了县考并轻松顺利地拿到了第一名,成为了一位小秀才。

在这之后,他才正式更名为“张居正”。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2)

次年,张居正报名参加乡试,主考官虽然很欣赏张居正的文采和思想,但考虑到其年龄太小、社会经验少,不宜现在入仕为官,便让其落榜。

张居正起初感到十分沮丧,他自认为自己的章写得不错,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可没过多久,有意让其落榜的主考官顾璘就主动找到了他,告诉他落榜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目前的时机尚不成熟。

得到开解后,张居正感到豁然开朗,而后依旧保持学习和自我提升。

又过了三年,张居正十六岁。

他知晓时机已成熟,便再次报名乡试。

这一次,他再次惊艳四座,成功中了举人。

喜悦之余,张居正没有忘记当年专程开导自己的顾璘老师,他登门拜访顾璘,感谢其对自己的提点之恩。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3)

顾璘看到他来也是十分喜悦,甚至还把自己的犀带取了下来送给张居正,并告诉他:“以后你当了大官,佩戴的可就是玉带了。”

如此,年少成名的张居正在众人的期待之下入仕为官。

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外向谦逊的性格,张居正交到了很多有思想、有抱负的朋友,这些人大多都在他日后的为官之路上,为其提供了不少便利,也帮助他实现了改革措施的落地。

正所谓,成大事者必须要以大局为重,做事要果断,不可优柔寡断,被妇人之仁捆住手脚。

张居正能够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之中独善其身,做出一番大事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做事果断,不会被妇人之仁的思想捆绑。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4)

问路斩樵的为官智慧

在大局面前,该狠心时狠心,摒弃妇人之仁的想法,是张居正的一贯态度。

在张居正的为人处世中,我们不难看到“问路斩樵”的思想。

所谓“问路斩樵”,是韩信在逃亡之路上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韩信从楚国杀死军官并逃出之后,带着士兵不小心走进了山里、迷了路。

顺着眼前的山间小路越往前走越险峻,韩信心中难免不安。

看着疲惫的士兵和马匹,韩信停下四处观望。

一转身,韩信看到了山边的一个樵夫。

韩信见状走上前去问道:“哪条路可以通往陈仓渡口?”

樵夫答道:“绕过山岭、渡过黑水寒溪便可抵达。”

韩信看了地图,这樵夫说的果然没错,随即拜谢了他,转身策马离去。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5)

可正当樵夫准备下山的时候,韩信突然想到:“若这樵夫在敌军追来时泄露了他们的行踪,那章邯岂不是很快便能追上他们了。”

想到这,韩信感到一阵后怕,果断调转马头杀了樵夫,这就形成了“问路斩樵”这一典故。

后人多以“问路斩樵”来形容世人利用或牺牲某一个人来帮助自己成就事业。

在张居正的人生履历中,“问路斩樵”这样的行为并不罕见。

或者说,对于所有权势滔天的人而言,问路斩樵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常规手段。

张居正上任内阁首辅之时,正是明朝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之际。

对内,朝中官员腐败、帝王花钱没有节制,致使国库拿不出足够的银钱给官员发放俸禄。

对外,外敌频频侵扰边关,惹得百姓不得安生。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6)

张居正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可节流增收需要时间,官员俸禄的发放又迫在眉睫。

在张居正一筹莫展之际,殷正茂主动献上一计。

殷正茂是张居正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是张居正的亲戚,他看着张居正犯难,便将李延贿赂自己20万两白银的事告诉了张居正。

殷正茂不是傻子,他不没有大公无私到想要平白献上这20万两,而是想要借此机会在皇上和太后面前露露脸,以帮助朝廷财政解决燃眉之急来博得一番美誉。

张居正听到了这20万两银子后两眼发光,他也知晓殷正茂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不想让殷正茂在这件事上大出风头。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7)

思虑过后,张居正对殷正茂义正词严地说,这20万两银可以上交,但不可以李延贿赂殷正茂的由头上交,而应以之前多拨出的军费为由退还给朝廷。

殷正茂听完脸色骤变,但他受制于张居正,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最后只能将这20万两银子双手奉上,自己却落不到一点好处。

殷正茂就像那个樵夫,出了计谋又出了钱,结果什么也没得到。

而张居正借花献佛,不仅解决了朝廷财政的燃眉之急,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一招,张居正使得确实妙。

不过,这20万两银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张居正的改革势在必行。

官员的俸禄等不得,朝廷也不可拖欠官员工资,他必须另寻他法,以使官员俸禄能够保持正常发放。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8)

巧用小人的攀附心理

想了许久,张居正又想出一计。

根据朝廷规定,胡椒苏木是朝廷专营之物,储量丰富,市面上并无民间商贩出售这些商品,如果让官员们把这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售卖,那便能够快速折现。

想到这,张居正便决定立即执行以胡椒苏木代替真金白银发放俸禄的方式,以此来缓解朝廷国库空虚的压力。

此举一出,朝臣议论纷纷,抗议之声不绝于耳。

因为胡椒苏木折俸禄一事,储济仓的大臣被锦衣卫官员挑衅,在推搡间不幸殒命。

张居正本想严惩那锦衣卫官员,却在太监冯保的“提点”之下不得已以“误伤”了结此案。

冯保在朝中手握重权,势力盘根错节,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冯保得不偿失,故而张居正只能这样做,以免节外生枝。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9)

当务之急,还是帮助官员尽快实现胡椒苏木的折现问题。

这时,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郝一标主动送上门来,让张居正看到了希望。

郝一标是一个专营丝绸的富商,富可敌国,且平日里喜欢攀附权贵。

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后,郝一标便一直想要攀附张居正这个高枝,但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于是,当郝一标看到朝廷以胡椒苏木发放官员俸禄时,他立即派人前往张居正府上洽谈高价收购一事。

张居正府上的下人起先觉得官员要靠着卖胡椒苏木换钱,说出去不体面,便拒绝了来人的购买意向。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0)

但是,张居正知道此事后有些生气,赶紧让他出去寻找这位买家。

没过几天,这位下人委托来府上找张居正办事的徐爵代为引荐,顺利见到了郝一标。

郝一标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收走了张居正府上的胡椒苏木,还塞给了这位下人二百两红包,说自己每年要用得上几千斤,希望以后能多来往。

这位下人将自己受贿之外的所有情况如实禀报,张居正本身还在思考别人的高价收购,恐有贿赂之意,但在听闻对方的需求量如此巨大之时,心中有了主意。

张居正召来郝一标,表示希望其能够多收购一些官员手中的胡椒苏木,帮助他们变现。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1)

郝一标是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个喜欢攀附权贵的小人,他为了爬上张居正的权力大船,毫不犹豫地应下了张居正的要求,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自己认识的权贵手中的胡椒苏木全部收购。

不过,张居正并未对其许诺任何的确切的好处,只是说了一些空泛的好话,说若其日后有困难,他必不会袖手旁观。

这一场以金钱换取人情的交易,可谓是让郝一标大出血,花了一大笔钱。

郝一标在张居正的这场计划里,也是如樵夫一般吃了不少哑巴亏。

这一番折腾,张居正是充分利用了郝一标的攀附心理来解决了朝廷折俸的棘手问题,可谓是十分高明。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2)

为国劳神而死

在张居正的为官生涯中,他的政治智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体现在很多方面,问路斩樵的用人思想也只是他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罢了。

纵观张居正的整个职业生涯,他确实不愧于“好官”这个名号。

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后的改革之所以能够落地执行,除了因为他知人善任且追随者众多之外,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监冯保的配合。

虽然当时很多儒臣都认为张居正与一个太监走太近的做法不好,但张居正做事无愧于心又无愧于朝廷,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为了招贤纳才,张居正推行“公铨选”的方式来保证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3)

他任用戚继光、方逢时等具备高超军事才能的人抵御外敌入侵,保障国家边防安全;任用治水有方的名家潘季驯,将当时壮士难酬、沦落到下等官僚重新重用起来,有效推动了漕河及水患的治理;任用政敌高拱的门徒张佳胤,在高拱失势后苦心劝说其不要辞官,继续留在朝中任职。

张居正的任人唯贤,让这些幕僚都十分佩服他的胸怀和格局,并乐意帮助他进行改革与社会建设。

张居正的为官初心一直是“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4)

他一生为朝廷效力,实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成功改革,推动了濒危的国家重现出了短暂的繁荣。

只是,张居正的大权在握建立在神宗失权的基础上。

当张居正在57岁那年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之后,重掌大权的神宗便快速毁掉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成就。

当年张居正重用的那些人,也随着他的去世而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从历史大局上看,张居正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时至今日,张居正的为官智慧及为人处世依旧值得我们去学习。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5)

在成大事的过程中,顾全大局、杜绝妇人之仁绝非贬义词。

张居正巧妙地利用小人的攀附心理,并通过牺牲他们的利益来换取更大的社会稳定,这种做法实在难以抨击。

毕竟,驭人之术,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善用小人的人脉和资源,有时候反而能够更快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张居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事例(做事不要妇人之仁)(16)

参考文献:

从社会群体视角透视张居正改革_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__黄永昌

张居正用人的思想原则和艺术_石志刚

明代殷正茂总督两广研究_吴昊岭

《张居正・水龙吟》,长江文艺出版社,熊召政

,

首页

手机游戏

返回顶部

今日新开传奇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