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录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

时间:2023-06-05 21:22:50阅读:11
【寒柏陇卧子/文】苏轼,号东坡居士,列“唐宋八大家”,他的文、诗、词、书、画的造诣都很深。但在这其中,苏轼的诗词尤为出色;其诗清新可诵,其词乃“灵气仙才”,开豪放一派的先河;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寒柏

【寒柏陇卧子/文】

苏轼,号东坡居士,列“唐宋八大家”,他的文、诗、词、书、画的造诣都很深。但在这其中,苏轼的诗词尤为出色;其诗清新可诵,其词乃“灵气仙才”,开豪放一派的先河;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寒柏陇卧子认为,在苏轼的文学、诗词和书画中,词为尤佳,也最为被后人传诵和喜爱。此篇,寒柏简洁明了的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1)

苏轼其人与其文学和书画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

在仁宗末年,曾上表请求改革弊政,因反对王安石实行新法,被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宋哲宗赵煦即位后,任翰林学士,出任杭州、颍州知府,官至礼部尚书。新党再度主政后,又被贬斥至惠州和儋州。后遇赦北归,第二年死于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并称“三苏”,是北宋大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2)

——苏轼的书画造诣

苏轼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但却能自创新意,自成一体。他善长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等人,并上溯晋、宋名家;黄庭坚便出师于其门下,称其画是“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二人世称“苏黄”;苏轼行书用笔丰腴跌宕、风韵妍媚,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存世书法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等。

自唐人张彦远以来,不少人主张“书画同源”之说;先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作为使用的工具大体上是相同的。苏轼善绘画,喜欢画枯木、怪石与墨竹。其画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他数十年的艰苦实践,下过一番功夫;日就月将,直接或间接对其的艺术素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3)

苏轼汪洋恣肆、清新豪健的诗与词

——苏轼著名的诗作、名句,至今不衰

苏轼的诗作清新自然,可读性很强,以七言绝句为多。其诗歌以意境取胜,深妙悠远、挥洒自如,兼有写实与象征的特性。

宋代的诗歌出现西昆体和江西诗派,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成就不大。其中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首,共二十五位,也有人将苏轼也划入其内。

宋诗虽不乏佳作,但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雕章琢句、模拟唐诗的毛病较重。苏轼在北宋诗歌大环境下,也受到影响;但其诗作相较之下,还是很不错的。所著诗集有《东坡七集》,摘述两首苏轼名作与君品赏: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4)

——苏轼最杰出的词,开一派之先河

苏轼作为杰出的词人,同另一位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晁补之谓苏轼词是“横放杰出,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 “缚不住”三字,是指苏轼的词己经从“曲子”(词的别称)内解放出来的意思。

苏轼如楼敬思所说的“灵气仙才”,开径独行,他敢于借用词,这种出自教坊里巷的文学形式,来抒写自己的性情抱负和胸襟学问。在他手中,凡是可以入诗的,都可以入词,所以陈师道说他“以诗为词”。这也就是寒柏认为苏轼的诗词造诣最高,诗词之中,词为尤佳的理由。下面为了让大家更为明了苏轼词的不同寻常之处,寒柏陇卧子从苏轼三种不同类型的词中各选一首,为各位重点解析一二。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5)

• 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豪放派词,自北宋的范仲淹开其风,苏轼继之予以发扬光大。现在分享一首苏轼最早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四十岁(熙宁八年)在密州作的一首记述射猎的词。这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词中不但描绘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苏轼想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苏轼曾在《与鲜于子骏简》中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这首《江城子》是他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6)

• 苏轼思亡妻的名作——悼亡词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他梦亡妻的一首词。“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这时四十岁,在山东密州作太守。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死于开封,至此写这首词时正好十一年,全词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自然,不加雕琢。寒柏读来感到,词中“纵使相逢应不识”这三句最是沉痛,这里既有对死去妻子的怀念,也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苏轼有一首写给其弟子的诗句:“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就是翻用的这个意思。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7)

• 苏轼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被多次改编为歌词。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还有,在《水浒传》“血溅鸳鸯楼”一回中,也曾写到八月十五妓女唱这首词,可见当时传唱之盛兴。

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山东诸城)太守。此词题目中的“兼怀子由”,是指苏轼与其弟苏辙己经离别六、七年没有见过面了,再因政治处境的失意,在中秋对月时,又有惆怅之感,也表思念之情;但是苏轼并未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随之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伤感,终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的矛盾转变过程。全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虽然包含着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种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了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美、传诵和引用。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8)

——结语

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书法、绘画是各具一格,诗词更是流传至今。而且苏轼的词运用的非常不错,选用一首词调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情感,如其上面两首豪放词《密州出猎》与悼亡词《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用《江城子》词调,而所表达的情感、声情完全不同。

晚唐、北宋诗人的词,几乎篇篇写妇女,但多半以谑浪游戏的笔墨对之;苏轼的词,真正把妇女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妇女并且写出其客观的品格和德性,这样的词并不多见。

自苏轼开始,创立了豪放派的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对词境起了开疆拓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词这种文学形式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包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词,也是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便是寒柏陇卧子喜爱并认可苏轼的词的原因。当然,这只是寒柏自己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还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分享。

苏东坡词赋(全才苏东坡尤词为佳)(9)

参考资料:《唐诗宋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丛书》。

另: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以上,就是寒柏陇卧子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薄识。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读书心得、诗词对联、谜语谚语、文玩收藏、书法、邮票及文史知识等方面。请关注@寒柏陇卧子,获取其他精彩内容。

,

首页

手机游戏

返回顶部

今日新开传奇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