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说得好,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情感婚姻中亦是如此,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不违法,不违背道德,能找到合适的对象携手共度余生就是好办法。
然而有些人怕丢脸,怕尴尬,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面对高质量的幸福婚姻和丢脸尴尬,二选其一,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即便努力争取了,结局不理想,相信也不至于会感到非常遗憾,至少自己尽力了。
就有这样一个情感故事,两女子看上坐在豪车里的男子,勇敢上前搭讪,问男子要联系方式,虽然遭到男子的拒绝,但她们也没有因此而感到难过和遗憾,更没有因此而灰心。。
这两名女子出生在大山深处的农村家庭,父母依靠务农挣钱维持生计,从小就过着贫穷日子的她们向往着富裕的生活,因此长大之后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
在大城市里打拼了六年,因为没有资金和背景,所以她们就一直在打工,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创业,但是她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要成为富人的初心。
她们寻思着自己没有能力通过创业来实现财富自由,提高家里的生活质量,那只能通婚姻来提高,所以她们的择偶标准非常高,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追求者都会被过滤掉。
其实,她们在工厂上班期间也有不少单身的工友看上她们并展开追求,但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谈恋爱的时候还勉强能接受,就是不愿意步入婚姻。
毕竟恋爱和婚姻不同,恋爱只需要彼此喜欢即可,然而婚姻是要一起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是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来维持的,所以她们只想嫁给经济条件好的人。
后来,在她们29岁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开始催婚,父母觉得跟她们同龄的人留在村里的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她们在外打工却没有找到对象,也没有挣到钱。
按理说她们在大城市里打工,遇到的人和可挑选的机会应该比村里的人要多一些,可她们却没有找到对象,也没挣到钱,于是父母给她们施加压力。
父母要求她们在一年之内结婚生子,如果做不到就老老实实回到老家务农,让父母或者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对象。可她们心有不甘,一心想依靠婚姻提高生活质量。
可她们身边又没有经济条件好的人可以挑选,毕竟每天在工厂里上班,接触的都是一起打工的同事,无奈之下她们想到了去发征婚信息和主动去搭讪看上去很有经济条件的人。
有一次,她们趁着工厂放假不上班,她们把自己打盼得漂漂亮亮的,然后来到大街上寻找机会。
在一个高级酒店门口的不远处,她们看到有一辆跑车停靠在路边,车门还打开着,而车上坐着一位年龄看上去跟她们相差不大的男子,她们从男子坐的车辆来分析,判定男子的经济条件肯定非常好。
而且男子相貌堂堂,符合她们的眼缘,于是她们鼓起勇气走到男子旁边,然后其中一名女子对男子说:小伙子,你几岁了,有女朋友了吗?
男子一脸疑惑,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她:我认识你吗?凭什么告诉你我的年龄和情感问题?
她笑着回答:虽然之前我们不认识,但是现在相互留个联系方式,以后常来往就认识了,一回生,二回熟嘛。
男子似乎听懂了她的意思,但是男子并不愿意把联系方式留给她,所以问她:可是我为什么要把联系方式留给你呢?我又不想认识你。
男子表现得很冷漠,但女子也不厌其烦地对男子说:你想不想找女朋友?如果觉得我没有眼缘,你看我身旁这个妹妹怎么样,我们都是家里人催婚,急着找个对象结婚的正经人。我们从大山里出来的,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
男子听后回答:我不缺女朋友,而且我也不喜欢你们这个类型的女孩子,你还是赶紧离开吧,不要来打扰我。
女子不甘心,还是纠缠着男子,她又对男子说:我们可是先相处一段时间,如果觉得彼此合适再步入婚姻,我们都是吃过苦的人,能吃苦耐劳,你娶回家不吃亏。
但是男子没有回话,无论她在一旁说些什么,男子都沉默不语,而她从男子的表现中也看得出来没有希望了,所以只能尴尬地离开。
虽然这一次主动上前沟通没有能如愿,而且显得很尴尬,但是她们并不灰心,因为眼前的男子看不上她们,不代表所有的男子都会看不上她们。
毕竟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她们始终认为,只要坚持不懈,相信终有一天会找到合适携手共度余生的伴侣。
作者观点:其实从表面上来看,文中所述的这两位女子用搭讪陌生人的方法去找合适的伴侣,显得有点丢脸,但是深入分析不难看出她们是很机智的。
因为她们并不是盲目去搭讪,而是先看眼缘,再看对方的座驾,觉得对方有经济实力并且相貌好才会上前沟通,所以她们搭讪的几乎都是很有实力的人。
即便对方有实力,但是人品不行,她们也可以通过相处之后了解,倘若觉得不合适就好聚好散即可,毕竟又不是直接步入婚姻。
虽然在大街上搭讪陌生人,问人家找不找对象这种方法很尴尬,会让人很丢脸,可是用尴尬和丢脸,跟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对比?孰轻孰重,显而易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