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本是天经地义,可如今很多年轻人,宁愿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也不愿意接到家里赡养,这到底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年轻人喜欢独居,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从结婚的时候就开始独立生活,为的就是和父母撇开距离,毕竟和父母在一起,虽然有一定的便利,但没有了独立空间。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父母和已婚子女住在一起矛盾重重,究其原因,父母省吃俭用习惯了,看不惯儿女大肆铺张浪费,不说心里难受,说了儿女会嫌弃。当然还有一些是工作原因,只能背井离乡,和父母分开。
父辈和子女已经形成不同的生活思维,想要在一起和睦相处需要一定的能力,首先是思维上要契合,父母要接受新式生活思维,儿女要兼顾父母的顽固不化;其次就是彼此保持尊重,这是很重要的前提;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儿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作为爷爷奶奶,尽可能的不要插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但有些父母,似乎根本就想不通这几点。

41岁的周延平,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老农民,但对周延平的教育可圈可点,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素养上,从小就抓得很紧。时至今日,周延平已经来到中年,而父母也已经年过花甲,事业小有成就的周延平想着父母在老家无依无靠,不如接到省城好好养老,过几天清闲日子。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把父母接过来仅仅4个月时间,一家人的生活彻底地被打乱,不仅妻子闹着要离婚,就连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在退步,周延平心里清楚,这都是父母的一些习惯导致的。无奈之下,只好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以下是来自周延平的讲述:
我叫周延平,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明白一点,想要出人头地,像我们家这种情况,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爸爸读过几年书,对我的教育抓得也很严格,不管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为人处世,爸妈给了我实在是太多。

小时候我的成绩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名,很多人羡慕爸妈生了一个聪慧的儿子,我也因此感到很骄傲。
比起村里的其他父母,我爸妈要开明许多,不仅仅是对我要求多,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给我放松的时间,平时零食玩具从未缺少过。那个时候家境很一般,在村里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毕竟是独生子,爸妈还是尽可能地宠溺着。
我爸爸弟兄两个,二叔家的儿子比我小4岁,但从小生活环境不同,思维也就不同,我们堂兄弟两人的人生,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到了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进步得很快,从全校前200名到临近高考的时候,已经成为前三名,那个时候我爸爸希望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可我心里很清楚,爸爸也只是嘴上说说,毕竟这样的名校,距离我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后来我考上西交大,从洛阳来到西安,同样的古城,但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西安在当时确实很繁华,比起洛阳要先进太多,毕竟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地级城市。其实这个比较放在我个人身上就像是,一个农村走进大城市,和本就是大城市的同学比起来,还是有很多客观上的差距。
四年大学,加上三年研究生,我的人生平平稳稳,似乎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动静出现过。
毕业后,一心想着挣钱,在大城市买房,娶媳妇,然后等一切稳定下来,把父母接到身边享福,到时候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想想都美。而这个信念,从毕业后到我真的把父母接过来都没有变过。

从职场小白到创业老板,事业如日中天,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看着自己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几十万的车子,还娶了漂亮的媳妇,生了两个儿子,感觉人生真的近乎完美。
去年深秋时节,妈妈生病住院,让我一下子意识到,父母真的不再年轻,他们已经是花甲老人,在乡下是不会停下来的,因为我爸妈和所有的农村父母是一样的,看着地里荒草丛生,心里就难受,即使给他们生活费,也舍不得花。
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父母接过来,家里有房间,父母来了肯定会高兴,毕竟晚年和儿孙会在一起,是很多父母的心愿。
可父母过来后,从一开始的蹑手蹑脚到后来无所顾忌,让我也感到诧异。甚至时不时地和我妻子以及两个孩子爆发矛盾。总结了一下,大概是五个方面的习惯,导致父母和我们产生矛盾。

第一:太过于随意,随地吐痰,上厕所忘记冲;
第二:太勤快,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叮叮当当地忙活,虽然是好心,可对于每天要工作将近十个小时的我和妻子来说,却是煎熬;
第三:总喜欢插足孩子的教育问题,用他们的理念教育新时代的孩子;
第四:每天都在说我们铺张浪费,让我们按照他们的思维去生活,比如开车费油钱,不如坐公交车等;
第五:总说我妻子喜欢化妆,买化妆品的钱够他们在乡下生活一年等。
其实我和妻子心里很清楚,爸妈没有恶意,也不是想约束我们,就是看不惯这些,或者不适应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所以才会唠叨。我作为额日子,可以忍受;可妻子和孩子本身就和我爸妈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短,很难一时间适应。

我妻子的脾气不太好,虽然也很孝顺,可她不会去做很多现实的事情,因为爸妈和她的矛盾,甚至都提出要离婚。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和爸妈商量后,我最终决定把爸妈送到养老院,每周我带着老婆孩子去看望一次,爸妈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答应我愿意去养老院生活。
几个月过去,爸妈在养老院生活得很开心,我这也算是提前把爸妈的养老问题解决了,毕竟父母距离我也就十几公里,想看望随时都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