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俄国。1918年7月起,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民主科学观:而胡适陈独秀等人依然坚持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观,新文化运动出现分流。胡适于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揭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序幕。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观点进行批驳。“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
新文化运动的派别
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故派”,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以梁漱溟、熊十力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等诸思想文化流派,以及五四运动之后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