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对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多如此。这便是围城的多重意蕴。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于1947年首次出版,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本书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称著。作者用繁茂、幽默诙谐的比喻和反讽,配合尖酸刻薄的语言和机智幽默的文字,表现了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婚恋、教育、生活、事业等种种“围城”中的困境。
围城的多重意蕴
围城的三重意蕴:
一、是社会批判层面,在抗战的背景下,作品随主人公的漂泊转徙而触及到广阔的社会面和众生相,涉笔成趣,皆成讽刺;
二、是文化批评层面,诸如当局的思想文化控制政策,崇洋媚外的文化风气,皆在讽刺之列,尤其是对高级知识分子在失去文化规范之后的精神病态的针砭,发人深省;
三、是形而上层面,由主人公的荒诞处境和无意义的人生经历而生发,拓展到对人的基本存在困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等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探询,从而将作品的意蕴提到了人本的、形而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