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录

四体八对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3-07-20 12:35:07阅读:1
是刘勰。刘勰(约公元465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

是刘勰。

刘勰(约公元465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1]

四体八对是谁提出的

曹丕。

“四科八体”说,出自三国时期曹丕《典论·论文》,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他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相关资讯

首页

手机游戏

返回顶部

今日新开传奇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