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2021年已经推出。
轩辕黄帝写下第一部医学著作
——《黄帝祝由科》
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後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後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後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黄帝 (华夏部落首领)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