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要分为三大类:类型故事、主流故事及文学故事。
类型故事包括一些子类:奇幻故事、科幻故事、推理故事、恐怖故事、动作/冒险故事、悬疑故事、惊悚故事、爱情故事和少年故事。
主流故事是为了大众,而非特定受众而创作的当代故事。这类故事或挑战读者的信仰体系,或呈现一种新的生活愿景,或提出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或激起反思,或颠覆常规,有时则同时达到以上效果。
文学故事是先锋派的实验性故事,融合了非常规、反传统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这类故事通常轻情节发展,而重人物刻画。
故事三大类型
故事类型分为:大情节故事、小情节故事、反情节故事、以及非情节故事。这个分类来自麦基爷爷。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是大情节故事,其次是小情节故事。
大情节故事
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所构建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通过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里,到达一个表达绝对而变化不可逆转的闭合式结局。
这是绝大部分电影所采用的故事类型,因此我们也叫它“经典设计”。“大情节”的深层含义就是这一模式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故事类型。我们平时在影院观看的绝大部分电影讲述的都是大情节故事。
小情节故事
以“大情节”为基础,对“经典设计”的成分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减(对大情节的突出特性进行精炼、浓缩、删节或修剪),但在简约精炼的前提下仍能保持经典的精华。
这类电影包括《撞车》、《爱情是狗娘》、《疯狂的石头》和《心迷宫》。
反情节故事
将大情节完全颠倒过来,否认传统形式,反其道而行之。不再基于实际生活,反而成为想象生活的比喻。
反情节故事反应的不是现实,而是电影创作者的唯我论,观众能否进入这一世界则需听从艺术家的调遣。
这类电影并不多见,比如《重庆森林》。
非情节故事
故事保持静止状态,没有任何变化。人物在片头和片尾没有什么变化。
有关这四种故事类型的概念有些抽象,但只要把故事的元素拆解开来,我们就有方法辨别故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