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录

邦达丘克电影(子承父业创票房纪录)

时间:2023-06-27 11:08:24阅读:2
【俄罗斯龙报网】子承父业在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身上得到了完美演绎。作为俄国宝级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儿子,在俄罗斯,人们亲切地称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为小邦达尔丘克。小邦达尔丘克继承了父亲的天赋,拍摄了《第九连》、《斯大林格勒》等被中

【俄罗斯龙报网】子承父业在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身上得到了完美演绎。作为俄国宝级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儿子,在俄罗斯,人们亲切地称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为小邦达尔丘克。小邦达尔丘克继承了父亲的天赋,拍摄了《第九连》、《斯大林格勒》等被中国观众熟知的优秀影片。

又烧钱又烧脑的电影导演

费多尔·邦达尔丘克1967年出生于莫斯科,是俄罗斯新锐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他还是音乐制作人、设计师、演员。(图片来源:中国网)

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他的母亲曾在经典影片《奥赛罗》中饰演女一号,父亲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既是演员,也是导演,擅长改编文学史诗作品,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等。其中,《战争与和平》获得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北京《环球人物》杂志报道,大学时,小邦达尔丘克的专业是电影导演,毕业后却先当起了演员。1986年的银幕首秀,便是与父亲同台演出。“我的父亲很严厉,每天拍完戏,我已没有力气做任何其它事情。”2001年,小邦达尔丘克终于在一部影片中当上男一号。第二年,他成了电影制片人。

2005年的《第九连》是小邦达尔丘克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该片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背景,通过6名西伯利亚小伙子的经历,讲述那场战争的可悲和荒诞。“这是关于我们这一代的影片,关于战争和友谊,还有爱、恐惧、背叛和忠贞。”

与其说小邦达尔丘克喜欢战争题材,不如说他喜欢大制作。他的作品中最耗费心力、金钱的是大场面影片,评价最高的也是它们。2008年,他拍摄的科幻巨制《人烟之岛》花费3000万美元,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1.4亿美元。

这种又能花钱又能赚钱的能力,倒是与他的父亲一脉相承——《战争与和平》耗资高达5.6亿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

不过,能在俄罗斯影坛上夺得一席之地,小邦达尔丘克绝不仅仅靠家世或“烧钱”能力。

《第九连》里,他摆脱苏联时期的话语禁忌,反思战争对普通士兵的伤害;《斯大林格勒》里,他不忘关怀残酷环境中对家人念念不忘的德国士兵。他的电影充满俄式的“诗意抒情”,画面唯美,刚烈、柔情并存,而这些,在被好莱坞严重趋同的俄罗斯当代电影中,已是难觅踪迹。拍摄《斯大林格勒》耗时整整3年,小邦达尔丘克拍了一场最惨烈的战役,也为俄罗斯电影打了一场仗。

尝试科幻题材 影片将在中国上映

《引力》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

除了关注战争题材,小邦达尔丘克还尝试了科幻题材。

综合俄罗斯卫星网、北京时光网报道,由小邦达尔丘克执导,欧列格·米契柯夫、亚历山大·佩特洛夫等主演的科幻电影《引力》近日发布首支预告片。外星文明再次驾临地球,不过这次他们攻击的城市不再是纽约,而是莫斯科。通过造型奇特的外星飞船,俄罗斯电影工业的炫酷特效在预告中显露峥嵘。《引力》将于2017年1月26日在俄罗斯上映,随后还将登陆中国。

从《引力》的预告来看,该片与许多科幻电影的设定类似:外星文明突然驾临地球,高度紧张的军方企图用武力进行拦截,但在匪夷所思的外星科技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从预告中外星飞船在莫斯科城中横冲直闯、肆意破坏的情节来看,《引力》中人类面对的依然不是一个友好的外星文明。预告结尾处外星人显露真身,流线型的躯干相比以往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颇具特色。

贯穿预告片的配乐中女声唱道,“请带我去没有重力的地方,那就是你所归属的外太空。让我在漂浮中碰触你的灵魂,你并不孤单,你并不孤单。”除了人类与外星人的武力较量之外,《引力》似乎也试图更深入地探讨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关系。

Art Pictures Studio公司制片人德米特里·鲁多夫斯基强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伙伴们早在影片拍摄时的预售阶段就签署了协议,这体现了他们对影片获得成功的信心。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是我们战略上的重要方向。”

《斯大林格勒》:俄片中的土豪金

《斯大林格勒》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

中国观众广泛认识小邦达尔丘克是从电影《斯大林格勒》开始的。顶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作品”、“俄罗斯首部IMAX 3D电影”、“投资最大的俄罗斯国产片”头衔的《斯大林格勒》在2013年在中国上映,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广州《羊城晚报》报道,该片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故事主线,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的情景,剧组不惜斥巨资新建了一座“城市”——在圣彼得堡郊外的一个废弃的军用靶场,以1:1比例建造了斯大林格勒街区,包括两条主干道、多条小巷以及众多著名建筑。这些场景和建筑完全参照当时的城市规划图用混凝土建造,而非平面胶合板布景。剧组还搭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辨识度最高的象征物——知名的“儿童环舞”喷泉的全尺寸模型。所有的这些,都在拍摄中被炸掉。

《斯大林格勒》获得了好莱坞影视巨头索尼影业的资助,在俄罗斯本土完成拍摄后,电影的后期特效全部在美国完成。最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全部由3D摄影机拍摄完成,这方面的专家来自美国影片《猩球崛起》和《霍比特人》。

在业内,小邦达尔丘克有“俄罗斯的迈克尔·贝”之称号,堪称俄罗斯最能“烧钱”的导演。

演员方面,影片主演彼得·费奥德罗夫是俄新生代演员的代表,《斯大林格勒》是他与小邦达尔丘克继《人烟之岛》和《人烟之岛2:战斗》之后的第三次合作。纳粹军官的扮演者托马斯·克莱彻曼曾在《钢琴师》中扮演德国军官。

《第九连》获普京嘉奖

《第九连》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

小邦达尔丘克的父亲当年将目光锁定在俄法战争和卫国战争,而他却把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献给了阿富汗战争,当然也是献给了自己的父亲。

太原《名作欣赏》杂志刊文指出,1994 年,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去世, 拍摄一部纪念父亲的战争片成为小邦达尔丘克的愿望。后来他决定把战争的背景选定阿富汗战争,主人公则是他的同时代人。曾有记者问邦达尔丘克为什么选择阿富汗战争,他回答说这是关于他们一代的命运。

电影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同时电影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 周年公映本身也表明人们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怀。

小邦达尔丘克始终认为用胶片记录生活的片断这是非常重要的。哪怕这种拍摄只拥有几个观众也是幸运的。不过命运垂青了他,《第九连》不仅拥有了自己国家的观众,而且拥有了世界观众。2005年,电影在公映不到半个月就拿下1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获得当年的俄罗斯电影学院“金鹰奖” 和“ 尼卡奖”,并且获得当年报刊“ 金羊奖”。同时电影获得了俄总统普京的嘉奖,总统还与导演、剧组人员共同欣赏了这部电影。

影片在克里米亚拍摄。故事选择的是阿富汗战争行将结束前的几个月。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英雄的战争,主人公注定将是战争的碎片。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前夕的雨夜,一批新兵依依惜别家人奔赴阿富汗的战场。七个年轻人作为志愿军开赴阿富汗战争前线,被编入了知名的“第九连”,即所谓的“惩戒连”,因为这个连队的新兵基本是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问题青年”。

这里再一次延续了俄罗斯文化中的“边缘人”形象。但是这种“边缘人”不是俄罗斯19 世纪文化中的“多余人”或者是“地下人”,因为后者主要是承担俄罗斯文化代言人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电影中的“边缘人”则是真正意义上生活在主流社会之外的人,他们不是那些可敬的人,不懂得审时度势,谨小慎微。他们只是一群消散于人们视野之外的年轻的孩子, 所以电影选择了苏联解体前的最后一场对外战争———阿富汗战争, 选择了一个无意义的、不值得守护的高地和一群承载了莫名使命的“问题青年”,内部张力已经十分明显, 因为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喜欢追问“意义”的民族来说,这场战争不能产生意义,它成为意义的跳板, 而这些年轻的孩子从跳板的顶端跌落下来。

而导演所选择的言说方式则成为电影是否成功的焦点。电影的情节由新兵入伍、接受魔鬼般训练、出征、坚守3234 高地、迎接战地新年直到战争结束等几个常规的情节构成。

和电影中残酷的战争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柔软的内心。或许导演在这里存心讲述一个有着浓厚俄罗斯人文质地的故事。因为导演深知,影像,即便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虽然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观众往往接受得快,遗忘得也快,那种热情甚至不会等到离开电影院就会冷却下来。但是电影中所贯穿的情绪却会久久地摄住观众的心——每每回忆, 弥足珍贵。

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角,没有主次之分。其中的对白更像是诗歌,有时候直白、有时候充满了深情———“服役是一个美梦,甚至你都不想醒来”;“你们在这里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不是艺术家,什么也不是, 你们甚至不是人”;“回到塔什干去吧, 那里温暖”……相对于战争的直截和残酷电影语言则带上强烈的俄罗斯人文色彩,对年轻生命的怜悯是导演主要表达的情绪。

关注边缘人 追问战争意义

,

相关资讯

首页

手机游戏

返回顶部

今日新开传奇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