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前半部分讲练习题,后半部分讲新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整堂课展现了潘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课堂内容丰富,旁征博引,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文化的熏陶,是一堂较为扎实并且有文学素养的一堂课。下面将从课堂优点与不足来评价这堂课。
优点:
1、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前半堂课针对学生练习题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落实,后半堂课讲新课,提出了清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的放矢。
2、在讲练习题的时候,能用板书和提问还有复习以前的学习知识等多种手段来落实学生所学。
3、讲新课的时候,并未直接进入文本,而是将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深入地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感受了基本的背景,学生有了基本的感情基调再去进入正文的学习,将会非常顺利。
4、赏析诗词的时候能以诗讲诗,抓住诗词共同的重点词语,以点带面,体会诗词的风格。例如用“卷”字,体会波涛拍案的壮阔。
5、注重学生的朗诵,并能进行教师示范朗诵并注意学生读音的规范,以读促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足:
1、作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多多少少会存在不备课或者不备详课的情况,仅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去把握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进步和课堂教学具体细节的处理。在潘老师的课上,教师的语言有待提前设计,是教师用语更加流畅精炼。
2、课堂中教师讲了大量有关苏轼的生平事迹,淹没了文章的赏析,有些喧宾夺主的感觉,因此这节课的课堂设计稍微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