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冷静审视,大胆探索,慎重抉择,明确提出并实践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
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
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
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
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具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便与茅盾卓越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休戚相关。
简述茅盾的文学主张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  ;  ; 茅盾冷静审视,大胆探索,慎重抉择,明确提出并实践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现实主义文学观是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文学创作源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的风貌,必须反映每一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重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