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是胡适发起的。
胡适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文章的人,也是第一个尝试用白话文写诗的人,是新诗的开山鼻祖,同时还是第一个用白话文作碑文的人。这个白话文第一碑即“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至今依然屹立在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内。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那么白话文也就比口语更加书面化。
白话文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
汉语主要白话文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除了以下四种,还有很多白话。未能识别属于何种方言大类的,统称为“土白”。
白话文是谁先提出的
白话文运动是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没得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