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由来”
出处-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道德可以认为是一种法律,它从另一个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目的,统治阶级产生的那一天道德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道德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也就是儒家思想顺应统治者的潮流所改编的,比如三纲五常。
儒家思想也不全是孔子的思想,是后人借儒家之名为了统治而自行将其演化,而道德也不能说是儒家的一部分,因为在儒家产生之前便有了道德,我们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是经过过滤筛选之后,剔除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比如我们现在就不提倡三从四德,而现在的道德也是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的,二者皆有共性那就是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所以只能说我们当下的道德要求符合当下的儒家思想,而不是符合程朱理学或陆王心学。